为明确新学期我校学生社团工作,进一步强化社团育人功能,9月26日,校团委在王城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106会议室召开了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学生社团工作推进会议。校团委书记杜怡梅、校团委副书记宁乐、校团委社团发展服务中心主席团及各二级学院社团管理部负责学生参加会议。会议由社团管理部部长李翎飞主持。

会上,社团发展服务中心主席团成员王芯蕊就新学期社团服务发展中心工作进行汇报,系统梳理了已完成事项、当前推进任务、下一阶段计划以及相关问题与对策,重点围绕火车站迎新服务、社团文化月筹备、“老带新”协同机制等关键工作展开说明。

各二级学院社团管理部学生负责人依次汇报了学院所属社团的发展情况,展示了不同学院社团的特色定位与实践成果。材料学院的陶艺实践、智能车辆学院的科创成果展示、艺术学院的“社团进社区”等项目亮点突出。同时,各学院普遍反映的场地不足、经费紧张、设备短缺等问题,也为推动校院两级协同管理提供了现实依据。

会上,校团委社团管理部老师就我校学生社团的基本情况、活动开展规范、本学期重点任务及社团考核评价等内容作了详细介绍。发言指出,学生社团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繁荣校园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希望各社团严格遵守管理办法,强化过程管理,持续提升社团建设质量。

宁乐对社团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要坚守安全底线,规范管理流程,确保社团活动平稳有序开展;二要突出社团特色,打造品牌项目,扩大社团影响力与吸引力;三要优化活动设计与组织,切实发挥社团育人功能,助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杜怡梅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学生社团是第一课堂的重要延伸,是实践育人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她就今后工作提出四点意见: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使社团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二是促进社团间广泛交流,不断激发社团活力,提升校园文化品质;三是强化社团活动价值引领,规范运作流程,加强信息安全管理,防范外部渗透风险,鼓励跨校区合作与典型示范,同时完善社团联合会管理机制,明确岗位责任;四是培育优秀社团典范,着力建设高水平社团,持续增强社团育人实效。

本次会议明确了新学期社团工作方向与具体要求,进一步强化了规范意识和责任担当,不仅为社团建设树立了目标,也通过细化流程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审:李凌鹏;二审:袁博;三审:杜怡梅